第55章 门缝里看人
秋叶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5章 门缝里看人,校草每天都在打脸全文免费阅读,秋叶青,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打完电话,李半夏先去火车站,买了辽宁锦州那边的火车票,算着时间,又在火车开之前辗转几个地方,把手里的小金块卖出去几块。
两块二十克,两块三十克,一块十克的,一共一百一十克,价格每个地方还不一样,有的91收,有的92收,一共卖了一万零七十块钱。
第一次手里有这么多钱,火车上,李半夏攥着自己的布兜子,全程没松过手。
六个多小时的车程,到地方时,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银行都下班了,李半夏索性找了个饭馆先吃饭,借取钱的由头跟开饭馆的年轻小夫妻搭上话。
“……听单位的小年轻说,银行现在有任务,国家券要多少人认购什么的。”
小夫妻笑着说这倒不清楚,“不过前两年搞的那什么债,不少人栽了大跟头,现在这又弄出来的券,大家伙可不敢再买了……”
“说的也是,有风险,我弟还让我打听价格,说想买。”
李半夏顺着他们的话,旁敲侧击开盘价跟收盘价格,想看看与沪城的中间差价有多少。
小夫妻里的男人蹙眉想了下,“咱们这小地方,估计就是票面价,谁还会傻到像前两年那些高价买?”
“也有可能降价卖……”女人在一旁补充了句。
李半夏有了数,跟小夫妻又说了几句闲话,出了饭馆。
她顺着小夫妻提供的路线,找到了银行,在银行不远处找了家宾馆住下,又跟宾馆的老板打听了国家券的事。
老板连连摆手,“什么面额的都不能买,买五块的亏五块,买十块的亏十块,一百块钱换一张纸,转头就废了……”
李半夏道了谢,在宾馆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背着布兜子在锦州转了转,知道国家券的人不少,但建议买的人不多,大多数人都不看好。
李半夏从一个在银行家属院看门的老大爷那,得到了一条很关键的内部消息。
银行为了完成上头下发的这个任务,打算每张百元面额的国家券贴两块钱卖,一张也就是九十八块钱。
买的多,价格还能往下降。
这个价格,绝对低于沪城的成交价。
李半夏飞快的在心里算了一笔账,她带了一万块钱,可以买一百张百元面额的国家券,一百乘以二,就是两百,就算沪城那边不溢价,一倒手就净赚两百。
如果那边能溢出五块,那就是七块,一百乘以七,就是……七百!
一趟七百,两趟一千四,就是她一年的工资。
李半夏倒吸一口凉气。
而且,她有预感,沪城那边溢价绝对会大于五块钱。
还有一点,她买一百张,价格肯定不会只少两块钱!
又休息了一晚上,调整好状态,第二天一早,银行一开门,李半夏就过去了。
几个女同志正凑在一起叹气,说那么多国家券怎么卖?
谁会上了一次当,还来上第二次当?
看到李半夏进门,站在中间的女同志上下扫了她一眼,嫌弃的撇开了脸,继续跟其他人吐槽。
“我要买一百元面额的国家券,请问在哪个柜台办理?”
几人闻声看过来,女同志撇了下嘴,“这位大妈,一张券一百块钱,你看看你浑身上下哪件儿东西值一百?”
“别这样。”
一位看起来脾气很好的圆脸女生朝女同志摇了摇头,微笑招呼李半夏,“大姐,你要买多少?五元、十元还是……”
“我买一万块钱的,一百元面额的国家券。”李半夏也笑了笑。
几人面面相觑。
女同志‘扑哧’一声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