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我还没有准备好
阳光大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5章 我还没有准备好,爹爹吃凝儿珍珠的原文小说,阳光大叔,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滚犊子,你还把我当猴了”二大爷笑骂道,手中的鞭子在空中挥舞一下,一个脆响的鞭声在空旷的山野里面传的很远,让空气都是因为他的心情美丽而变得欢愉起来,孟繁星更是吐出一个又一个大大的烟圈。
“天下三尺鹅毛雪啊,山野荒郊断行人啊,砍柴驱寒心中暖,映雪读书更提神啊,这书中名礼仪妙趣无尽,讲伦理论道德字重千金呐,手捧诗书往前走,不知不觉走过家门啊,。。。”二大爷心里高兴直接唱了起来,孟繁星一听是朱买臣休妻的片段,也跟着哼唱起来。
“哈哈。。。。没有想到你小子还是有一手,这都能跟得上”二大爷哈哈大笑,一脸的享受,毕竟,因为,小牡丹的原因,二大爷喜欢上了二人转。
“要是和您老相比,我这也是略知皮毛,还是您老人家唱的原滋原味,有那么东北的黑土地特点,我这就是鹦鹉学舌”孟繁星知道二大爷就喜欢这个调调,不由得拍起了二大爷的马屁。
“再来,我看你小子能不能跟上。”
“那就再来一段,您老给个调调。”孟繁星也是来了兴趣。
“家人担水回家转。”二大爷直接开腔。
孟繁星直接开街,“京东婆母搭上言,每天你担水回来得早,今日你为什么这么半天。”字正腔圆,那是唱的有板有眼,还真的像那么一回事。
“往日你担水回来得早啊,今日轱辘把打得我镀金簪,井前我找来井后找,不见我的镀金簪,好一位能说会道的蓝小姐,花言巧语婆母瞒,记下了婆媳打嘴仗”二大爷赶紧接招,虽然他的声音没有女生的清脆,但是也是有板有眼。
“在表公子回高山,公子回到高山去,哪有闲心念书篇,赵钱孙李蓝小姐,周吴郑王蓝瑞莲,这天白天念错字,口口声声都是蓝,趁着师傅睡着觉啊,小公子偷偷摸摸下高山,行行正走来得快,这蓝桥不远再面前,桥前找来桥后找,不见佳人蓝瑞莲,这不用人说知道了,就知道小家人儿糊弄咱,正是公子发急躁,西北角下阴了天,一个雷一个闪,瓢泼大雨降得欢,这有心桥下去避雨儿,又怕瑞莲找不到咱,低头一记有有有,身上脱下蓝纱衫,我把纱衫桥上挂,又把金簪别上边,这公子桥下去避雨儿,山洪爆发把乔曼,洪水卷走魏公子,打个狗刨奔西南,这小肚。。。。”孟繁星唱着贯口又疾又准。
那是真的字正腔圆,让一边赶车的二大爷听得兴起,也是跟着唱了起来,手掌在手背上不断地击打,打着拍子,前面的大黄牛也像是受到了感染一般,四肢飞快地迈动起来,就像前面不远就要到了家里一般。
“在表佳人这位蓝瑞莲啊,小佳人儿我正在呀哎呀。。。房中来坐呀哎哎呀,却怎么日禄西山啦,哎哎呀,黑了天啦哎哎哎呀。。。”二大爷那哼哼呀呀的五更调让孟繁星很是兴奋,因为,这么大年纪的老人家还是如此的妖娆。真的是已经超出了他的意料。
“二大爷,这这口调门那是真的太绝了,这一点是真的让我们年轻人都是望尘莫及啊,要是,您老人家在年轻和二十年,绝对是能够和小牡丹搭台唱戏,就没有其他男演员的戏份了”孟繁星大声喝彩,这喝彩的声音在大山里传的很远,让回声都是不断地在左右回档。
“老喽,不行了,小牡丹那才是角儿?我这只不过是班门弄斧”二大爷说着,就沉默下去了,整个人就像是被抽空了精气神的气球,泄了气。
夜色笼罩了大山也笼罩了这一片天地,当二大爷和孟繁星渐渐地接近靠山屯的时候,大黄牛也是感觉到了回家的渴望,四个蹄子撒欢一般的王靠山屯里面飞奔,谁说着畜生不知道回家的感觉?
熙熙洒洒的灯光就在前面的不远处,大黄牛的脚步声在这大山中传的很远,二大爷手中的鞭子在空中一挥之间就听到连串的爆响声,屯子里也是有着回应,那是孩子们的脚步声和喊叫声。
孟繁星坐在奔跑的大黄牛车上,听到了屯子里远远地传来了孩子们的喊叫声,是那么的亲切,更是那么的让他感觉到了一股子发自灵魂深处的温暖。
“小孟知青回来了,二大爷回来了,小孟知青回来了,小孟知青回来了。。。”
就像是二大爷的手中的鞭子发出的鞭子响声就是暗号一般,孩子们先是知道了这件他们心心念念的事情终于达成了,那个为了他们的小孟知青终于是回来了,终于又回到了他们身边,又能带着他们一起玩了。
大黄牛的脚步在到达屯子第一家小兰子的家门口的时候,被一大群孩子和老少爷们儿给拦住了,大黄牛很是不情愿地自动停下了脚步,大脑袋摇摆着想要将挡着的孩子们给顶开,可是,没有人让路。
“大哥。。。。呜呜呜。。。。我以为你不要二丫了”二丫一下子跳到了牛车上,一下子扑进了孟繁星的怀里,放声哭着,可是,哭声也是掩盖不住她那沙哑的嗓音,哽咽着,哭泣着,放肆地发泄着她的思念。
“二丫不哭,不哭啊,我这不是。。。。在哭就被大家笑话的。。。”
“我不管,我就是哭,我就是想哭嘛,你让我在哭一会儿。”
“行,行,你就在哭一会儿”孟繁星是真的没有一点点的办法,总不能将小丫头给推开吧,这要多没有有人情味,自己的鼻子和眼睛也是酸酸的,本来就是黑灯瞎火的,眼睛也是被蒙上了一层雾水,视物模糊了。
前面的人是越聚越多,整个屯子里的人都出来了,就连像鹌鹑一样缩着脖子的知青们也是都出来了,远远地躲在人群的后面,他们 是真的连大气都不敢喘,是真的被靠山屯的老少爷们儿给吓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