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阳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4章 曲辕犁,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智阳雨,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然了,房玄龄例外,自从张毅喊他一声伯父后,他就把张毅当成了自己的子侄。

就在此时,李世民灵机一动,突然想到了什么,当即开口说道:“张爱卿,除了引进林邑稻之外,你还有没有其他增加粮食产量的办法?”

李世民此言一出,一众大佬的目光齐刷刷的看向张毅,看到殿内君臣期待的目光,张毅实在不忍心一口回绝,再者能为大唐百姓做点实事,张毅义不容辞。

张毅穿越之前也是农村出身,当即开始回忆小的时候父母种田时的场景,忽然想到了从唐朝一直沿用到现代的曲辕犁。

据张毅所知,曲辕犁最早在唐朝中后期的江东地区出现,又称江东犁。

晚唐陆龟蒙的《耒耜经》,写作时间大概在公元880年,书中详细描述了曲辕犁的结构。

此外,北宋的《耕织图》等文献也证明了了曲辕犁的广泛使用。

相比前代的直辕犁,曲辕犁转弯灵活,节省人力畜力,特别适合江南水田耕作,成为了南方农业的核心工具,推动了水稻种植的扩展。

曲辕犁因其高效灵活的结构被迅速推广,在晚唐至五代时期逐渐成熟,到宋代时已成为中国南方农业的主要耕作工具。

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是中国古代农具改革的重大突破,对后世影响深远。

就算是在现代中国的偏远山区,也依然有农民在使用曲辕犁耕地,只不过曲辕犁的材质由唐朝的木头本质变成了现在的铁。

张毅吸取了之前林邑稻的经验,他并不打算直接献出曲辕犁的结构图,而是选择与李世民简单的叙述一下,自己改良直辕犁的构想。

想到这些,张毅心里顿时有了主意,当即上前拱了拱手,“回陛下,增加粮食产量的办法,臣以为还可以从改良农具入手,提高农民的耕种效率,让农民能种更多的田,产出更多的粮食。”

李世民双眼一亮,“改良农具?那张爱卿要改良哪个农具?可有具体的改良之法?”

张毅再次拱了拱手,“回陛下,臣要改良的农具是耕地的辕犁,具体的改良之法,臣已经想到了三处。”

“其一,把辕犁的辕由直变为弯曲状,如此可缩短回转半径,使耕种更加轻便高效。”

“其二,增加犁盘,使得耕作更灵活,以适应江南水田的小块耕作。”

“其三,增加可以调节耕作深度的犁评和犁建,以适应耕作不同土壤,提高耕作效率。”

张毅此话一出,李世民一脸震惊的看向张毅,“张爱卿,你早就在改良辕犁?”

张毅连忙拱了拱手,“回陛下,臣在半年前就在尝试着改良辕犁,到目前为止已初见成果,相信要不了多久,臣就能完成对辕犁的改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穿到八零,麻辣警花变成反派后妈

钰淇淋儿

青史为鉴

牛皮糖糖糖

老公尿不出小肚子胀咋回事

二月沫

快穿之宿主她超漂亮

白墨仙池

女人一旦尝到粗硬的心理反应

HeyMy

小乖(糙汉文)txt笔趣阁

爱吃云吞的京京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