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有缘无分
智阳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9章 有缘无分,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智阳雨,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知不觉间,太阳渐渐西斜,柔和的余晖为孔府的飞檐勾勒出了一层淡淡的金边,孔妙函的生日诗文会在一片意犹未尽的氛围中,圆满落下了帷幕。
一辆辆装饰精美的马车缓缓驶离孔府,车轮与石板路摩擦,发出了沉闷而规律的声响,似在诉说着这场盛会的余韵。
随着宾客们陆续散去,张毅和高书砚在孔府起冲突的事情,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在长安城传播开来。
与此同时,张毅在诗文会上所出的四个绝妙对联,以及所作的两首传世佳作,也在长安城的大街小巷中口口相传。
无论是文人雅士的书斋,还是市井百姓的茶肆,人们都在兴致勃勃的谈论着这场诗文会的精彩瞬间,张毅的名字再一次成为了长安文人雅士们谈论的焦点。
兴道坊。
崔府后花园。
崔书缘手捧着《中秋诗集》在细细品读,侍女锦书则在一旁静静的煮着茶水。
“小娘子请用茶!”
锦书的声音传来,崔书缘这才缓缓合上了诗集,伸手端起茶杯慢慢的品尝了起来。
“嗯!这不放任何调料的茶水,虽然初尝之时满口清苦,但是苦尽甘来却是别有一番韵味,或许这才是品味茶水的真谛吧!”
锦书点了点头,“小娘子所言有理,自从奴婢喝过这不放任何调料的苦茶之后,奴婢便再也不想喝放了盐姜枣的茶水了。”
“张大人简直神了,对联、诗文、军事、谋略,他样样精通,还革新了精盐的提炼技术,发明了马蹄铁,仿佛这世上的事情就没有他不会的。”
锦书的眼里闪烁着崇拜的小星星。
崔书缘微微颔首,忽然想到了什么,当即开口说道:“锦书,张毅答应给我写一首诗,你说我该出一个什么样的诗题好呢?”
锦书偏着脑袋想了想,缓缓开口说道:“小娘子,您最喜欢牡丹花了,要不您就让张大人以‘牡丹’为题作诗一首如何?”
崔书缘眼前一亮,“好主意!诗题的事就这么定了。”
“小娘子,需要奴婢现在就去把诗题告诉张大人吗?”
崔书缘摇了摇头,“锦书,此事先不急,后天就是秀姚阿姊的及笄之礼,到时候我再告诉他诗题也不迟。”
“再者,张毅现在身兼数职,你知道他现在哪个衙门上值吗?”
锦书一脸调皮的吐了吐舌头,“小娘子说的是,奴婢刚才就是太激动了。”
崔书缘嘴角含笑,抬手轻轻点了点锦书的额头,“你呀,就是个急性子,不过也难怪,张大人的诗才谁人不知,能得到他写的诗,换做是谁都得兴奋。”
锦书嘻嘻笑道:“奴婢就盼着张大人能为小娘子作出一首绝妙好诗,把族中那些平日里对小娘子说三道四的人都给镇住。”
崔书缘虽然贵为世家女,但清河崔氏的嫡系族人可有不少,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竞争在所难免。
崔书缘目光望向花园里盛开的菊花,神色间带着几分悠然,“作诗不过是附庸风雅之事,我也并非为了与他人争个高低,只是想着张大人的诗,定能将牡丹的神韵描绘一二,也算是为天下喜爱牡丹之人添些笔墨。”
“小娘子心地纯善,可那些人却总是……”
锦书嘟囔着,脸上满是愤愤不平。
崔书缘摆了摆手,打断了她的话,“锦书,莫要再提那些不开心的事,后天就是秀姚阿姊的及笄礼,有什么需要再准备的?可千万别出了岔子。”
锦书连忙收敛情绪,一脸认真的回道:“小娘子放心,奴婢都仔细检查过了,贺礼都已经安排妥当了,只等那天热热闹闹地给秀姚姑娘庆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