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四大才女
智阳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6章 四大才女,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智阳雨,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花园凉亭。
瑶儿快步来到了孔妙函的面前,直接把手里的宣纸递了过去,“小娘子,这是张大人写的诗文,请您过目。”
孔妙函脸色一喜,伸手接过宣纸细细的品读起来,虞秀姚和崔书缘也非常的好奇,纷纷把脑袋伸了过来。
宣纸之上,张毅的字迹遒劲有力,笔锋婉转流畅,诗作的内容更是让三女眼前一亮。
崔书缘非常兴奋,开始一字一句的念了出来,“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张大人真不愧是我大唐的少年圣贤,传世之作随手拈来,看来此次诗文会的诗魁非他莫属了。”
孔妙函微微颔首,随后缓缓开口说道:“秋菊环绕屋舍,诗人绕篱赏菊,不知不觉太阳西斜,写出了诗人赏菊的专注与悠闲,以及对菊花的由衷喜爱,张毅这首《菊花》写的真是太好了。”
虞秀姚也点了点头,“菊花在百花中最晚凋谢,当它谢尽便无花可赏,暗含着诗人对菊花历尽寒冷,最后凋零的坚强品格的赞美,这首《菊花》立意高远,足以传世。”
“……”
三女在凉亭里小声的点评着,语言之中无不透露出她们对张毅才华的倾慕与敬佩。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
两刻钟后,一个侍女送上了高书砚、许文庸、韩学礼写的三篇诗作,高书砚真不愧是长安三大才子之首,三女一番点评之后,其诗作成功入选。
“诸位,我是诗魁的时间已到,还没有写完的就不要再写了。”
现场一百多才子佳人,成功写出了诗作的也就六十多人,三女一番商量之后,杜紫菱的诗作成功入选。
随后,三女把张毅、高书砚、杜紫菱的诗作抄写在事先准备好的诗窗上。
“诸位,我宣布成功入选我是诗魁的三首诗分别来自:张毅、高书砚、杜紫菱。”
虞秀姚此话一出,现场众人开始议论纷纷,不过却没有任何一个人质疑三人的实力。
张毅是公认的少年圣贤,十首传世之作摆在那里,自然不会有人去质疑他的实力。
高书砚位列长安三大才子之首,虽然没有写出传世之作,但他的才学和能力大家都非常清楚。
杜紫菱乃当朝兵部尚书杜如晦的女儿,于长安城声名远扬,是众人公认的才女,她与孔妙函、虞秀姚、崔书缘四人因才情卓绝,在长安城中颇具声望,隐隐有“长安四大才女”的美誉。
以杜紫菱的才学底蕴,她的诗作能入选实乃情理之中,自然不会有人去质疑。
“诸位,此次评选,我等三人皆是秉持公正之心,从立意、文采、韵律等多方面考量,若诸位有异议,不妨先听听这三首佳作,再做评判。”
“张毅的诗作《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高书砚的诗作《菊花》:篱边菊蕊沐秋光,冷露添姿韵未央。纵使霜欺香愈烈,孤高品性永流芳。”
“杜紫菱的诗作《菊花》:秋深独步绕篱东,菊朵盈盈映日红。轻摘一枝簪髻上,相思付与雁声中。”
随着三首诗作一句一句的从虞秀姚口中念出,现场众人皆沉浸其中,仿佛看到了那如诗如画般的景象,感受到了超脱世俗、追求雅趣的心境。
“啪啪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