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英雄所见略同
智阳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5章 英雄所见略同,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智阳雨,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世民转身来到了大殿中央的御案前,缓缓坐在了龙椅上,“让叔宝进来吧!”
“末将遵旨!”
不一会儿,身穿铠甲的秦琼来到了李世民面前,双手抱拳一礼,“臣拜见陛下!”
李世民点了点头,“叔宝,你有什么事就请直说吧!”
“陛下,刚才散朝之后臣突然想到了张毅,他之前能想出游击战法,兴许有办法应对当前的突厥军队,要不陛下派人召他进宫询问一番,听听他怎么说。”
李世民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随即看向一旁的曹春元,“曹内侍,你亲自到崇仁坊张府传朕旨意,命张毅即刻入宫觐见。”
“老奴遵旨!”
曹春元拱了拱手,转身快步朝殿外走去……
两刻钟后。
张毅和曹春元走进了甘露殿,一眼就看到了坐在龙椅上批阅奏折的李世民,当即快步上前躬身行礼。
“臣拜见陛下!”
李世民缓缓放下手中的御笔,抬头看了看站在殿下的张毅,“张爱卿免礼平身!”
“谢,陛下!”
李世民点了点头,“张爱卿,今日突厥的颉利可汗亲率十万大军抵达渭水便桥北岸,只需半日便可兵临长安城下。”
“现如今,颉利派出的使者执失思力已被朕囚禁在门下省,颉利得知此事后,很有可能会率军攻打长安,对此你可有什么应对之策?”
目前这种情况张毅早有预料,在进宫的路上他就已经想好了说辞,当即上前一步,恭敬的拱了拱手。
“回陛下,突厥十万大军没有直接围困长安城,而是选择在渭水河北岸安营扎寨,还向我大唐派出了使者,由此可见颉利可汗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在我大唐援军到来之前攻破长安城。”
李世民双眼一亮,“继续说。”
张毅顿了顿,继续开口说道:“陛下,突厥此番兴师动众,无非是觉得我大唐新立,根基未稳,想要趁机捞取好处罢了。”
“颉利可汗既遣使者前来,便是心中有所忌惮,不敢贸然进攻,臣以为我们可先以智取胜,挫其锐气。”
“陛下不妨明日亲自前往渭水便桥,与颉利可汗隔水对话,斥责他违背先前盟约,无故兴兵的不义之举。”
“一来彰显陛下的天威与气魄,让突厥知晓我大唐天子毫不畏惧;二来也可试探突厥的虚实与军心。”
“与此同时,暗中调集城中精锐,在便桥之后布下疑兵,军旗招展,人马嘶鸣,营造出我大唐援军已至、兵力雄厚的假象。”
“突厥向来多疑,见到如此阵仗,必定心生疑虑,不敢轻举妄动。”
“待震慑住突厥军队后,再与他们谈判,以财物相赠,许以通商之利。”
“如此一来,既可解眼下长安之危,又可争取时间让我大唐休养生息,发展国力,待我大唐实力强盛,再一举荡平突厥,永绝后患。”
李世民微微颔首,“张爱卿所言,与朕不谋而合,看来你我君臣还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随即将目光望向了渭水河的方向,神色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突厥退兵时的景象。
张毅的嘴角微微上扬,他刚才所言实则是参考了历史上李世民在渭水之盟时的举措,再融入了自己对这一事件的一些看法总结出来的,这能不略同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