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泓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1章 岐仁堂里的“解结”妙方,岐大夫的悬壶故事,张泓光,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又写下当归、赤芍、川芎、桃仁:“这几味是活血的。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用血药把瘀血化开,就像给干涸的田地引来活水。”

案台上的药臼里还剩着些鸡内金的碎屑,岐大夫指着说:“再加十五克鸡内金,这东西能消积化滞,不管是肉积还是气积,它都能帮着消磨。配上陈皮、厚朴,理气化痰,让中焦脾胃转起来,痰湿就生不出来了。”

最后,他写下煅牡蛎、象贝母、丝瓜络、乳香和半夏:“牡蛎和象贝母能软坚散结,丝瓜络就像一把小刷子,能通乳络,把细小的淤堵都清理干净。乳香活血止痛,半夏化痰湿,这些药合在一起,疏肝的疏肝,化痰的化痰,活血的活血,不愁这硬块不消。”

药方写好,岐大夫又取来张草纸:“这药每天煎一剂,分早晚两次喝。最重要的是,药渣可别扔了,用布包起来,趁温乎的时候敷在硬块上,这叫内外合治,效力更好。”

晓冉接过药方,只见上面字迹工整:瓜蒌30g,海藻30g,昆布30g,桃仁12g,赤芍12g,川芎12g,柴胡12g,香附12g,当归12g,乳香12g,陈皮10g,丝瓜络10g,厚朴15g,鸡内金15g,煅牡蛎15g,象贝15g,半夏6g。

“大夫,这药要喝多久啊?”她还是有些担心。

“先拿五剂试试。”岐大夫把药方折好递给她,“记住,吃药期间别生气,晚上别熬夜,少吃那些甜腻的东西。你这病跟情绪关系最大,就像田里的庄稼,光浇水不上肥不行,光有肥没有好天气也不成。”

晓冉点点头,付了药钱,抱着沉甸甸的药包走出岐仁堂。傍晚的风带着些凉意,她摸了摸帆布包里的药方,心里竟踏实了不少。

五天后,晓冉再次来到岐仁堂时,脸上有了血色。“大夫!那硬块真的小了些!”她声音轻快了许多,“按上去不那么硬了,来月经前也没那么胀了。”

岐大夫诊过脉,又看了看她的舌苔:“脉象顺了些,但肝郁还没完全解开。原方不变,再拿七剂,还是药渣热敷,记得保持心情舒畅。”

这次晓冉没再多问,笑着应了。她回去后不仅按时吃药,还听了岐大夫的话,每天放学后去公园散散步,遇到调皮的学生也学着不往心里去,夜里备课累了就泡杯玫瑰花茶。

又过了半个月,晓冉带着个保温杯来到岐仁堂,说是自己做的酸梅汤,非要留给岐大夫尝尝。“硬块几乎摸不到了,”她高兴地说,“连我妈都说我最近气色好多了,不像以前总愁眉苦脸的。”

岐大夫看着她舒展的眉头,欣慰地笑了:“这就对了。《金匮要略》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你这病好得快,不光是药的功劳,更是你自己调畅情志、顾护脾胃的缘故。”他又嘱咐,“再巩固五剂,以后凡事看开些,气顺了,病自然就不来找你了。”

秋意渐浓时,晓冉带了班上学生画的画来谢岐大夫。画里是槐树巷的秋景,岐仁堂的木门敞开着,门口晒着一排排药材,金黄的银杏叶落在青石板上。

“我们班学生考上重点高中的不少,”晓冉笑着说,“现在我讲课也不那么容易生气了,学生们都说我脾气变好了。”

岐大夫望着窗外飘落的银杏叶,轻声道:“女子以肝为先天,肝气舒达,气血调畅,身体自然安康。这乳中结块,看似是皮肉间的病,实则是五脏六腑的气机在提醒你,该好好关照自己了。”

暮色漫进岐仁堂时,药香混着桂花香在巷子里弥漫。晓冉离开时,风铃再次叮当作响,像是在为这解开的“心结”奏着轻快的调子。岐大夫拿起案上的《外科精要》,在“乳核”条目下轻轻批注:“治乳如治水,疏浚结合,方得流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一梦江湖之宸霜玄龙锁

逍遥九宸天

柯学:妃英理三年抱俩

不弃九九

小鲜肉?我演的角色都有异能

B东B东

都市神医:我有透视金瞳

波哥家的小猫咪

神婆穿越80年港娱

喵吃鱼不吃肉

重生七零要逆袭,虐渣撩爱两不误

张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