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泓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2章 产后危局:一碗汤药如何托起母婴安康,岐大夫的悬壶故事,张泓光,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深冬的寒风裹着细雪敲打着窗户,31岁的周仁青蜷缩在卧室床上,脸色苍白如纸。床边婴儿的啼哭与她虚弱的喘息声交织,一旁的母亲急得直掉眼泪。半个月前刚诞下孩子的她,本应沉浸在初为人母的喜悦中,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病痛折磨得几近崩溃。
\"妈,我实在撑不住了......\"周仁青气若游丝,床单上星星点点的血迹刺痛着母亲的心。自产后起,下身的恶露就像断了线的珠子,滴滴答答淌个不停;肠胃也跟着捣乱,刚吃下的食物还没捂热,就全泻了出来。更揪心的是,怀中嗷嗷待哺的婴儿,因她乳汁匮乏,哭得嗓子都哑了。
\"西医开的止泻药吃了好几轮,一点用都没有!\"母亲攥着药袋,眼眶通红,\"听说岐仁堂的岐大夫有办法,咱们这就去!\"
母女俩顶着寒风冲进岐仁堂时,岐大夫正伏案研读《金匮要略》。看到周仁青虚弱得几乎站不稳,他立刻起身搀扶:\"快坐下,慢慢说。\"
\"大夫,您救救我女儿!\"母亲抢着说道,\"生完孩子后,血就没干净过,吃什么拉什么,奶也下不来,孩子整天饿得直哭......\"
岐大夫一边安抚情绪,一边仔细问诊。观察周仁青舌质淡白、舌苔薄白,脉象细弱无力,心中已有判断。\"这是典型的产后气血大亏之症。\"他翻开《黄帝内经》解释道,\"《素问·调经论》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分娩时耗气伤血,导致气血两虚,气不摄血,故而恶露淋漓不尽;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失运,水谷不化,这才上吐下泻;乳汁乃气血所化,气血不足,自然乳汁匮乏。就像干涸的河床,既无法固堤止水,也难以滋养万物。\"
周仁青母亲急问:\"那该怎么治?\"
岐大夫铺开宣纸,挥毫写下处方:\"治当虚者补之,瘀者行之,乱者和之。以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黄芪用量六倍于当归,取'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之意;佛手散(当归、川芎)加鸡血藤,养血活血,祛瘀生新,专治恶露不绝;四君子汤(红参、茯苓、白术、甘草)合桂枝汤,补中益气,调和营卫;桃花汤(赤石脂、干姜、粳米)加乌梅,涩肠止泻;再用炒三仙消食健胃,助脾胃运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