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小七的第一次危机
八千和七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章 小七的第一次危机,双穿亮剑:小七八千玩得欢,八千和七七,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从今往后,咱英明神武的小七,那可是威风八面,威名赫赫。
不管是哪个连排,只要接到小七的命令,谁敢不听?
你想啊,张大彪,那可是咱团长的亲儿子!就因为调动部队的事儿,胆敢跟小七起了冲突……结果呢?不但碰了一鼻子灰,还被团长政委联合起来狠狠打压了一番。
怎么滴?你比张大彪还牛?
——听说,咱李大团长拍着桌子:“战斗力要是上不来,你这个一营长就别干了,给老子回家抱孩子去!”
——听说,咱赵大政委天天给上课,念叨着服从命令听指挥,张大彪的检讨书写了一遍又一遍,人都快麻了。
你说说,你说说,谁能不害怕?
只要是小七下达的命令,在独立团那就是“第一优先级”的。
连长、营长的命令得往后靠,就是团长和政委的,也得暂居次席。
哎呀呀,整个独立团的战士们都被小七折腾得够呛,叫苦不迭。
可日子一长,哎呀,大家竟慢慢品出了甜头。
第一,抗战时期,战争才是常态,和平不过是短暂的喘息。即便小七不来搅和,该打的仗一场都不会少,战斗该爆发还是会爆发。
第二,小七和赵铁柱这对组合,堪称“战场杀器”。一挺歪把子在他们手里,至少能压制七八个小鬼子的火力点。危急的时刻,小七总能迅速察觉,射出致命一枪,将正准备扣扳机的小鬼子瞬间爆头,救战友于水火。
第三,战士们渐渐发现,小七为人十分仗义,在分配战利品的时候,那叫一个大方。
第四,小七的战术想法新奇大胆,天马行空。乍一听,好像小孩子过家家,可仔细一琢磨,嘿,还真有那么几分道理,让人不禁感叹,原来仗还能这么打!
慢慢地,战士们越来越喜欢在小七的带领下打仗。
到后来,不管是哪个班、哪个排、哪个连,只要能跟着小七打一仗!
哈哈哈,那都是战友们羡慕的存在!足以让他们吹嘘好久。
然而,就在全团上下眼巴巴的盼着小七的时候,小七却突然不来了,不打了。
……
这是为啥呢?小七玩腻了呗。
抢鬼子物资、打伏击、拔哨卡、炸炮楼。的确好玩,可再好玩,两个月下来也玩够了。
而且,夏天悄然来临,酷热难耐,人就算一动不动,也会浑身是汗。
在野地里被蚊子叮咬,哪有在清凉的河水里泡着舒坦?
哈哈哈,咱活泼可爱的小七彻底玩疯了,不是上山掏鸟窝,就是下河捉鱼虾,要么在河水里扑腾,要么在河边玩沙子。哎呀呀,好不快活。
赵铁柱可不想天天陪着小孩子玩,满心想着上战场杀鬼子,为父老乡亲报仇。
小七倒是洒脱,小手一挥,放行!
可团长和政委不答应啊。
团长撂下狠话:“小七要是掉了一根头发,老子就揍你!”
政委也严肃表示:“你的排长、副连长职务都给你保留着,但你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当好小七的警卫员,务必确保小七的安全。”
赵铁柱无奈,只能继续陪着小七“玩耍”,暗自叹气。
……
团部里,团长和政委同样唉声叹气。
小七闹腾的时候,他们心里窝火;可如今小七不闹腾了,他们心里还是不得劲。
看着小七光着小脚丫,啪嗒啪嗒地在团部跑进跑出,一会儿拎个小桶,一会儿拿个小篮子。
再看看手中的伤亡数字,李云龙和赵刚忍不住又叹了口气。
按理说,现在部队装备升级了,训练也更系统了,弹药也还算充足,可伤亡人数却不减反增。
就拿昨天一营七连打的那场伏击战来说,要是让小七来指挥,一个班就足够了,不仅能速战速决,伤亡还小,缴获更是丰厚。
小七指挥时,战斗节奏紧凑,战士们配合默契,往往没等鬼子浪费多少弹药,小七一声令下,或是亲自出手,“哒”的一声,小鬼子脑袋就开花了。
可七连呢,整整120号人,折腾了大半天,伤亡了半个排。
等打扫战场时,让人欲哭无泪,歪把子被鬼子自己炸毁了,掷弹筒没一个能用的,缴获的弹药更是少得可怜。
赵刚又叹了口气,厚着脸皮劝着李云龙:
“老李,老李,咱团里要说和小七关系好,还得是你啊。要不,你去劝劝小七,让她回来帮帮咱们?”
“我去劝?当初小七要打鬼子的时候,你怎么说的?你说人家不听指挥,哎~你说人家不服从命令,哎~你说人家擅自调兵。现在你倒好,又要找人家帮忙?还让老子去劝?门儿都没有!”
“哎,老李,老李,你看看你,咋还急眼了呢,咱再商量商量,再好好合计合计……”
……
暂且不说团部里这两人的你来我往。咱再看看咱们可爱的小七。
真以为小七就这么消停了?
呵呵,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
咱小七是玩腻了小打小闹,这一次,她准备玩个大的!
究竟有多大?
大到足以让所有人惊掉下巴,足以闪瞎所有人的眼睛!
……
在独立团所负责的这片辖区里,有个深入腹地的关键所在——廿里亭据点 ,它的存在就像一颗扎进肉里的刺,让整个晋西北根据地十分头疼。
——这里必须得先把据点跟炮楼的区别讲清楚,因为在不少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中,二者常被混为一谈,好像它们没什么不同,实则大相径庭。
先说炮楼,一般情况下,炮楼都是单独矗立着,顶多在边上修建一两个半埋在地下的碉堡。虽说也存在多个炮楼的情况,但实属罕见。
炮楼这东西相对容易攻克。驻守炮楼的兵力,多的时候也就一个鬼子分队,十几号鬼子;少的时候,只有三五个,甚至有些炮楼压根没有鬼子,全是伪军。
就说李大本事打的小鲍庄据点,严格来讲,那根本就算不上据点,顶多算是个有伪军驻守的炮楼。
而据点可就大不一样了。
它至少得有三个以上的炮楼,碉堡得连成一片,还有护墙、壕沟、铁丝网和雷区。那护墙起码得是五砖墙,普通炮弹打上去,也就只能留下个浅浅的印记。
大家还记得《亮剑》里楚云飞炮击山本特工队停在虎亭据点卡车的画面吧?
画面中,密集停放的卡车被炮弹炸毁,作为背景的护墙——那哪是护墙,分明就是坚固的城墙!
这就是据点!
据点的设计,十分讲究,它既能藏兵练兵,又能随时发起进攻或者进行防守。
还是拿《亮剑》举例,李云龙举着望远镜,紧张又严肃地说道:“出来了,虎亭据点的鬼子出来了,还真不少,还有大卡车。”
由此就能看出据点的重要性和它藏兵、出兵的作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