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8章 光览佛寺,遗落渺尘,若染,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萧裕也不废话,从背包中取出一块玫瑰花皂、一小瓶药油、一瓶绿色的花露水,她将这三物放置在案桌上。
方丈拿起绿色的玻璃瓶问道,“这些是何物?”
萧裕解释,“这绿色的是花露水,拧开木塞,将花露水涂抹在裸露的手腕处,可防蚊虫叮咬,若是皮肤瘙痒,它还可止痒。”
方丈闻言,面露喜色,“世间竟有如此好物。”
萧裕又将另外两样介绍一遍,并说明了这三样物品的材料都含有花瓣,方丈这才明了。
她询问花瓣可否出售,方丈也没拒绝;
见方丈的神色,她心中合算一番,谈了收购的价格,收购槐花以一斤十文,收购桃花以一斤十二文,收购桂花以一斤十五文的价格。
方丈闻言,没有议价,只是笑容可掬的看着案桌上的物品。
萧裕见此,与方丈谈了香皂、花露水等物可以低价出售。她谈了批发的价格,再将锦绣坊的传单拿出,方丈见拿货的价格再到客人手中,价格竞翻了数倍。
方丈有些心动,但面上仍是维持着和蔼可亲的笑容。他答应可出售花瓣,但那三样物品待用过之后再行商谈。
萧裕从背包中取出早已拟订好的两份契书,与方丈签好契书,再盖上她的私印,方丈则是拿着一块标注昭觉寺的印章盖好章。
萧裕付了购物定金,这才与清影出了寺庙。
想到这般轻易便寻到了花瓣,她心中窃喜,再不怕买不到花瓣了;陈国寺庙众多,每座寺庙都是景色怡人花团锦簇的,再寻其他寺庙,定然找到不同种类的花瓣。
马车沿着小道前行,约莫半个时辰,在一片青山翠谷中发现了一座寺庙,它静谧的躲在深山中,远离尘嚣,显得有些落寞。
萧裕抬头看着庵堂上的牌匾\"静庵堂\",迎请她的是一名小尼姑,小尼姑请她入殿,清影却留在了门外。
萧裕入殿,给观音菩萨上了香,即刻便给了二十两香火钱。
她见了庵堂的住持,询问可否购买庵堂外面的蔷薇花,她开出价格,以一斤十二文购买鲜花,有多少要多少。
住持没想到那满山的蔷薇居然能卖出这般高价,二话不说便同意了。
萧裕拿出两份契书,与住持签定,再付了定金,这才从背包中取出一盒琉璃肥皂、一盒琉璃香皂、一瓶花露水送给住持。
出了静庵堂,马车沿着山路来到另一个城区,在那里又遇到一个佛寺,萧裕如法炮制,与这的管事签订契约,购置茉莉花、栀子花。
连着两日,她们逛遍了附近的城区,与众多佛寺、道观签订了购花契约。
回来的路上,萧裕心情很好,她乐悠悠的欣赏着窗外的风景。
清影稳妥的驾驭马车,马车沿着山路往建康城方向而去、围绕着外墎篱笆路道行驶;很快,他们又看到了一个寺庙。
不得不说,这南朝的寺庙可真的够多,单单就京城便有七十多座。远近闻名的有栖霞寺、同泰寺、金山寺、灵隐寺、长干寺、天禧寺、瓦官寺、灵谷寺、惠济寺、无想寺…镇江还有甘露寺,扬州还有大明寺,宜兴还有南岳寺,绍兴还有大佛寺…
古书有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描绘的便是南朝的寺庙。
古诗绝没有浮夸,其实这南朝的寺庙远不止四百八十多座;据清代《南朝寺考》记载“梁氏合寺二千八百四十六,而都下乃有七百余寺,”这里的都下指的便是南京。
若是全部计算,这整个南朝大大小小的寺庙、道观、庵堂全加起来,恐怕得有五千来座。
清影将马车停放在马棚,交了订金,他与萧裕一道走向栖霞寺。
萧裕手拿竹笛,悠闲的逛着、欣赏着寺庙周围的景色。此刻的她心情极好,看着成片烂漫的樱花林,忍不住想高歌一曲,她拿起竹笛吹奏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