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0章 幼安议固边,选英雄改变历史?等等,我先逝逝,久缓,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辛弃疾的目光清澈,只为心中这两个大宋,“臣所言十论,以固边为盾,以屯田为矛,盾坚矛利,方可北伐。若边防空虚,即便粮草充足,岂非为北魏做嫁衣,又如何能长驱直入?”

他转向文帝,语气恳切:“陛下,昔年霍去病北伐,先断匈奴右臂;今臣筑台固边,正是要断魏军左臂。待敌台连成一线,魏军南下便如入蛛网,处处受制。”

“辛大人此言,未免小觑了魏军。”

吏部尚书江湛捋着胡须,思索着说道,“昔年檀道济北伐,兵锋锐利,尚且功败垂成。如今筑台虽好,然魏军若集中兵力突破一点,如何应对?”

“江尚书问得好!” 辛弃疾朗声道,“臣在‘练兵’篇中已言明,每座敌台配属三百锐卒,其中一百为弩手,二百为刀盾手。弩手专射胡骑,刀盾手近战防御。同时,各台之间设快马游骑,一旦遇警,即刻支援。”

他取出另一张图纸,上面画着骑兵阵列:“此乃臣设计的‘游骑哨探图’,规定游骑需每日巡逻,侦察敌情,传递消息。若遇小股敌军,可自行歼灭;若遇大股敌军,则举烽报警,各台协同防御。”

文帝接过图纸,手指划过上面的路线标记,忽然笑道:“爱卿此策,倒像是给淮河沿线织了张网。只是这游骑所需战马,从何而来?”

“陛下,臣已想好,” 辛弃疾躬身道,“可将太仆寺的官马抽出半数,分配给游骑;同时,鼓励边民养马,按匹数减免赋税。臣在江北时,见民间多有良马,若加引导,必能成势。”

“养马?” 江夏王刘义恭立刻反驳,“江南湿热,非养马之地。昔年孙权欲在丹杨养马,终因水土不服而作罢。辛大人此举,怕是重蹈覆辙。”

“江夏王错了!” 辛弃疾的声音陡然拔高,“臣所言养马,非在江南,而在江淮之间。那里气候半温半凉,正适合马匹生长。臣已访得几位善养马的边民,愿为朝廷效力。”

他从袖中取出一封信笺,递给文帝:“此乃善马之边民的书信,言其家世代养马,愿将养马之法献于朝廷。若陛下准臣试行,不出一年,必可见效。”

文帝读罢书信,沉吟片刻,忽然看向沈庆之:“沈将军,你久历边事,以为如何?”

沈庆之接过书信,目光扫过图纸上的敌台标记,缓缓道:“辛大人此策,若能施行,确能固边。只是筑台、养马,皆需时日,且需良将主持。” 他顿了顿,看向辛弃疾,“不知大人可有人选?”

辛弃疾立刻躬身:“臣已物色好人选。萧承之之子萧道成,亲历多场战役,熟知边事;还有北魏南归之臣薛安都,善训骑兵,可领游骑。”

文帝点头,目光依次扫过群臣,最后落在辛弃疾身上:“好了,‘固边’策朕准了。着辛弃疾总领其事,萧道成、薛安都为副将,即刻开始筹备。所需物资,着少府监、太仆寺全力配合。”

辛弃疾猛地跪倒,额头触地:“臣遵旨!若淮河敌台不成,臣甘受军法!”

袁淑还想再说什么,却被文帝挥手制止。“此事已定,卿等不必再议。” 文帝的声音带着疲惫,“退朝吧。”

群臣躬身告退,唯有辛弃疾留在殿中,收拾图纸。

他听见袁淑低声自语,说他 “好大喜功”,说他 “非我族类”,却只是冷笑。

走出含章殿时,夕阳正照在他的戎装上,甲叶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宛如披上了一层战神的铠甲。

他抬头望向北方,目光穿过层层宫阙,仿佛看见了淮河沿岸即将崛起的敌台,那是他为大宋筑起的钢铁长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破产后,包养的校花总裁盯上我!

草莓没烦恼

全民转职:我锻造了千万神器!

相思醉红颜

手搓弓弩养娇妻,竟要我黄袍加身

超人不会飞

霍格沃茨:这泥巴种比我血还纯?

圆滚滚的团团

星际之恋:从离星到地球

秀水寒

雪夜魂归,重生嫡女惹不得

随风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