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8章 阿塔那现状
番茄打卡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48章 阿塔那现状,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番茄打卡人,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苏尘一大早在赶路,长乐公主一群人赶着去学校。
“皇姐,姐夫何时方能回到长安呀~!”
苏尘出发返京的当天,长孙皇后便派人将消息告知了长乐公主。
眼下过去了六天,小兕子第二次询问长乐公主,苏尘何时能回到长安。
“嗯……每日行路六十里,不遇大雪阻路八百里何时能归,你自行计算一下!”
小兕子穿得很厚实,最外面穿着卫衣,到学校再脱掉卫衣。
天气寒冷坐在教室听课学习,身体长时间不活动更冷,学校给每个教室备三个火盆取暖。
“每日六十里啊……”小兕子望着路旁厚厚的积雪感叹,随即快速计算着。
“还需一周哦~!今日十一月二十一日周三,下周三!”
“可对?”
长乐公主微笑着点点头,“大抵如此!”
苏尘离开长安之前,原本预计年底才能返回长安,长乐公主和苏尘都没想到会提前返京。
更加不曾想起李承乾儿子出生一事。
秋闱结束,贞观希望小学招收了三百多名考生,接受培训将来成为老师。
武德至贞观年间科举录取率极低,科目以明经、进士科为主,年均录用及第者不过15人。
考试难度为首因,明经科考核内容为贴经讲经,通过率为百分之三十。
进士科以诗赋、时政策论为主,考核内容极难通过率仅为百分之五。
其次在于士族门阀垄断,科举放榜后没有殿试,需要有人举荐。
仅此一规,使得多少寒门学子入仕无望。
任尔才高八斗,诗经史籍无一不通,无人举荐亦如无根浮萍难以跻身朝堂。
百余年后有位诗人作诗谙讽举荐制,诗曰: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不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新嫁入夫家的女子三天后要为大姑做羹汤,因不知大姑口味咸淡,让小姑先尝。
姑,女子称丈夫的母亲为大姑,小姑则为丈夫的妹妹或姐姐。
无论羹汤如何美味,全凭小姑定夺。
由此影射朝堂举荐入仕陋习。
不过,自苏尘一通瞎搞科举制度有所改变,让殿试提前几百年面世。
长乐公主一行,五名老师三名学生,来到校门口。
十几位百姓肩挑竹筐,正在与保安理论。
还有提着粮食的学生家长。
几乎每周都有百姓往学校送粮食,每次送的不多二十来斤。
好奇之下,长乐公主几女上前察看,竹筐内非他物都是木炭。
竹筐不大,一担差不多有三十斤的样子。
保安见长乐公主到来,刚要上前行礼并解释,另一名保安带着校长走出校园。
见此,长乐公主等人默默离开走进校园。
看情形,应该是学生家长欲往学校送木炭,保安做不得主请来校长。
“校长早啊~!”小兕子见到校长欢快招手打招呼,那模样甚是招人喜爱!
小兕子带头,其他人跟着向郑校长问候见礼。
原本就要主动见礼的郑校长,拱手作揖回应,“各位老师早,同学们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